how to
photograph
birds

讓我們靈活地運用光線拍照吧[順光?逆光?側光]

攝影是光與影的結合。野生鳥類攝影主要利用太陽光作為光源。靈活運用光線創作攝影作品的過程被稱作“攝影用光”。在這里,以基本的攝影用光“順光”、“逆光”和“側光”這三種光線為基礎,介紹它們的不同之處和優點。運用各自不同的效果拍攝照片,即使是同一只鳥,也會創作出不同氛圍的作品。

海鸕鶿海鸕鶿
海鸕鶿
海鸕鶿

海鸕鶿的成年鳥長著“結構色”的羽毛,隨著光線照射角度的不同,會發出金屬綠和藍色的光。但是,你拍攝的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它不會保持你想要的姿勢不動。根據它們的活動和照射光的角度,在出現想要的顏色瞬間時按下快門吧。

攝影數據
  • 光圈:F8
  • 快門速度:1/2000秒
  • ISO感光度:800
  • 曝光補償:0
  • 焦距:1000mm(在500mm鏡頭上使用2倍增距鏡)
  • 單反相機(APS-C畫幅)

顏色會根據光線的照射方式而變化!

圖像

光線從哪個方向照射到你想要拍攝的野生鳥類?要漂亮地拍攝羽毛的顏色,光線應該從哪個方向照射比較好呢?
野生鳥類中,有的長著“結構色”的羽毛。并非羽毛本身具有顏色,而是隨著光線的照射方式不同,人們看到的顏色會發生變化。像孔雀、吉丁蟲那樣產生的美麗顏色也是這種結構色。如果想把這種結構色拍的很漂亮,就用順光拍攝吧。逆光、陰天的條件下,不會漂亮地拍攝出這種鮮艷的顏色。
為了拍出漂亮的顏色,應該怎樣選擇攝影用光?另外,自己到底從哪個位置拍攝比較好?讓我們一邊體會,一邊拍攝吧。


順光

圖像

所謂的順光,是指從被攝體正面照射的光。當你面向被攝體時,太陽在你背后就是順光。
這是一種能讓身體(羽毛的顏色)拍出來最漂亮且最容易拍攝的光線,因人而異,好像有的人只用順光進行拍攝。但是,缺點是有時照片的氣氛很容易變得平淡,給人一種單調的感覺。通過使用虛化或巧妙地捕捉背景,可以創造出立體感,讓我們多下功夫進行拍照吧。


綠頭鴨 新瀉縣上越市

雄性野鴨大多帶有漂亮的顏色,特別是我們經??吹降谋环Q作“綠脖子”的綠頭鴨從脖子到臉都呈現出鮮艷的綠色。好像許多人特別想拍攝這個漂亮的顏色,為此付出了許多辛苦。但是,根據光線的不同,有時會呈現藍色或者黑色,令人意外的是要拍攝到美麗的綠色很難。因為是“結構色”,所以會隨著光線的不同而改變顏色。順光的情況下,如果光線能很好地照射到,就能拍攝出漂亮的顏色。在起飛的場景中,特別留意了臉的顏色,試著連拍了一下。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250秒
ISO感光度:
400
曝光補償:
+1
焦距:
700mm(在500mm鏡頭上使用1.4倍增距鏡)
單反相機(APS-H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綠頭鴨
綠頭鴨

小鸊鷉 愛知縣西尾市

利用順光,拍攝出了小鸊鷉非常漂亮的顏色。采用對角線構圖,在綠色和藍色背景反光的深處加入了水草,讓小鸊鷉也反光到了水面上。而且,還利用長焦鏡頭實現了從前景到背景深處的虛化。雖然順光容易讓照片變得平淡,但通過利用周圍環境和鏡頭的特性,可以拍攝出具有立體感的照片。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2500秒
ISO感光度:
400
曝光補償:
-1
焦距:
500mm
單反相機(APS-C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圖像
小鸊鷉

逆光

圖像

與順光相反的光。從拍攝者的角度看,太陽光線是從被攝體的背面照射過來的。日常的攝影(使用P、Av、Tv模式等、自動曝光)中如果使用逆光,被攝體會變暗,多數情況下需要曝光補償。因此,現實中很多人討厭使用這種光線。另一方面,巧妙地選擇深色背景,使用逆光拍攝野生鳥類的話,可以拍到羽毛在黑色背景中閃閃發光特別突出的照片。此外,使用逆光拍攝花朵和樹葉時,可以優美地刻畫透射光,因此利用逆光也容易拍出立體感強的照片來。


蒼鷺 愛知縣刈谷市

在傍晚的逆光下拍攝。稻穗在透射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它非常漂亮,但如果用自動模式拍攝的話,蒼鷺就會變黑。因此,改為手動曝光(光圈、快門速度和ISO感光度全部采用手動設置),調整到身體輪廓完全顯現出來的亮度后進行了拍攝。前景和背景得到很好的虛化,突出了蒼鷺。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320秒
ISO感光度:
400
曝光補償:
0
焦距:
相當700mm(在500mm鏡頭上使用1.4倍增距鏡)
單反相機(APS-C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圖像
蒼鷺

虎頭海雕?白尾海雕 北海道羅臼町

在浮冰上放松休息的海雕。通常情況下,我不會面對著太陽進行拍攝,但此時太陽剛從云層后面鉆出來,光線變柔了,于是我做了一個輕微的亮度調整,將曝光補償設為+0.3。如果正面將太陽放入畫面,會產生光斑、鬼影,所以我把太陽放在了照片的頂部,防止了這些問題的發生。另外,正因為是漂流著浮冰的大海,我才能夠在不可思議的氛圍中完成了拍攝。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640秒
ISO感光度:
400
曝光補償:
+0.3
焦距:
40mm
單反相機(全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虎頭海雕?白尾海雕
虎頭海雕?白尾海雕

側光(斜光)

圖像

是從側面照射被攝體的光。實際上,不僅僅是從正側面,有時會是從被攝體的斜前方照射的光(半順光),也有時會是從被攝體的斜后方照射的光(半逆光)。由于被攝體容易出現陰影,產生明暗分明的效果,所以可以拍攝出立體感強的照片。


普通翠鳥  愛知縣安城市

這張照片使用的不是完全的逆光,而是從翠鳥的右后方照射的半逆光。光線幾乎直接從上方射入(頂光),翠鳥浮現在明亮的背景中。因為左前方的樹葉在透射光的照射下非常漂亮,所以我拍了一張照片記錄下來這一刻,但有點令人失望的是光線太強,翠鳥的背部有點泛光。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000秒
ISO感光度:
800
曝光補償:
-1
焦距:
相當700mm(在500mm鏡頭上使用1.4倍增距鏡)
單反相機(全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普通翠鳥
普通翠鳥

針尾鴨  滋賀縣山東町

我看到一只雄性針尾鴨正在洗澡。在拍攝過程中,我發現它在一邊洗澡一邊旋轉,所以我等待著它的臉朝向這個方向,來到光線幾乎從正側面(半順光)照射到的地方那一瞬間。結果,如愿以償,我拍攝到了在背景森林的倒影中飛濺的水花閃閃發光的場面。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2500秒
ISO感光度:
400
曝光補償:
0
焦距:
400mm
單反相機(APS-C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針尾鴨
針尾鴨

白尾海雕 北海道羅臼町

這是一個在浮冰上吃食物的場景,如果當時是順光的話,可能就不會拍了吧。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前面有浮冰擋住了身體。但是,穿過云層的柔和逆光從左側射入,加上來自浮冰的反射(反光板效果)讓光線照在了白尾海雕的臉上,從而補償了曝光不足。另外,光線照在浮冰邊緣產生的立體感非常漂亮,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拍攝。

光圈:
F8
快門速度:
1/250秒
ISO感光度:
400
曝光補償:
0
焦距:
150mm
單反相機(APS-C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

白腹藍鹟 北海道樺戶郡

這是一個令人失望的例子。照射在白腹藍鹟身上的光線太強,導致它身上泛光并失去了藍色。另外,本來我是想搶拍它向右轉臉的那一瞬間的,但由于這只鳥從喙到眼睛都是黑色的,而且臉部處在陰影中,即使它的眼睛反射光亮,但它的表情也變得難以辨別。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800秒
ISO感光度:
800
曝光補償:
+1
焦距:
相當700mm(在500mm鏡頭上使用1.4倍增距鏡)
單反相機(APS-C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白腹藍鹟
白腹藍鹟

赤頸鴨 愛知縣豐明市

乍一看好像是順光,但實際上是斜光。光線從照片的右側射入,仔細觀察會發現,赤頸鴨身體的左側形成了陰影。多虧了這個光的角度,使照片有了立體感。另外,正好趕上早開的櫻花正在盛開,所以將其布置在前面,通過讓前景虛化也營造出了透視感。光線從側面同時照射在花上,略微帶有透射光的感覺,閃耀著獨特的色調。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250秒
ISO感光度:
200
曝光補償:
0
焦距:
278mm
單反相機(APS-C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赤頸鴨
赤頸鴨

頂光

圖像

頂光,顧名思義就是中午前后直接從上方射來的光。事實上,這是一個難于駕馭的光,我常常對它敬而遠之。根據背景的情況,它可以起到類似舞臺聚光燈的作用,達到突出主角野生鳥類的效果。


磯鷸 北海道斜里町

在巖石上休息的磯鷸,用肉眼看視乎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景象。但通過鏡頭,取景器中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氛圍。白色的巖石產生了反光板的效果,腹部側面的陰影變淺,漂亮地拍攝到了磯鷸。在你猶豫不決時,最好通過取景器看一眼。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600秒
ISO感光度:
200
曝光補償:
-0.7
焦距:
相當700mm(在500mm鏡頭上使用1.4倍增距鏡)
單反相機(APS-C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磯鷸
磯鷸

赤翡翠(赤翡翠臺灣亞種) 沖繩縣宮古市

在晴天的森林里,陽光透過樹木閃閃發光很漂亮,但實際上這是非常麻煩的。當太陽高高掛在天空中時,強烈的光線從森林樹木的葉子縫隙中照射下來。在強光進入黑暗的地方時,對比度會變得異常高,當它落在野生鳥類的身體上形成斑駁時,就會拍出一張毫無價值的照片。
即使光線沒有直接照到鳥身上,照射在周圍環境也會變得非常難看。順便說一下,赤翡翠雖然色彩鮮艷,但在閃閃發光的葉隙間灑落的陽光中也很難被發現。在這種環境下,鮮艷的色彩也會變成保護色,這是可以理解的。

光圈:
F4
快門速度:
1/250秒
ISO感光度:
400
曝光補償:
-2
焦距:
400mm
單反相機(APS-C畫幅)
圖像
取景器內
赤翡翠(赤翡翠臺灣亞種)
赤翡翠(赤翡翠臺灣亞種)

戶塚教授專欄

學會盲觸吧!

說到盲觸,您可能會想到在不看電腦鍵盤的情況下一邊看著屏幕畫面一邊敲擊鍵盤的動作。相機也是如此。當您想在拍攝過程中更改設置時,您是否會先放下相機,一邊查看背面顯示屏或按鈕一邊更改設置呢?

與個人電腦一樣,不看背面顯示屏、在看著相機取景器的同時更改設置這一行為叫做“盲觸”。

盲觸的好處是更不容易錯失良機。在拍攝重要場景時,如果將視線從取景器上移開、在顯示屏中更改設置的話,就會錯失轉瞬即逝的良機。相機上的按鈕按哪里能夠進行什么設置都是固定的。并且最近許多相機都會在取景器中顯示各種設置,這樣您就可以通過取景器進行調整而不必每次都查看背面顯示屏。在平時理解并熟悉每個按鈕的位置和設置內容能夠令您更好地把握住轉瞬即逝的良機。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_九九久久亚洲Av东方伊甸园_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无码在线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