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to
photograph
birds

拿穩相機防止手抖

總覺得照片模糊,為什么拍不好呢?
拿穩相機,這是基礎,很重要。馬馬虎虎拿相機,就會因為手抖,使照片模糊或歪斜。焦點距離越長,就越容易手抖。

圖像
灰背鷗與雛鳥
灰背鷗與雛鳥
灰背鷗與雛鳥
放大

在堤防上發現了正在帶領著雛鳥的灰背鷗,當時沒有帶攝影迷彩網等掩體,長時間近距離攝影,會嚇得雛鳥亂跑和親鳥失散。失散的雛鳥有可能被烏鴉襲擊。所以拍了2~3張就回來了。

攝影數據
  • 光圈:F5.6
  • 快門速度:1/500秒
  • ISO感光度:400
  • 曝光補償:0
  • 焦點距離:160mm
  • 單反相機(APS-C畫幅)

拿相機的方法?注意事項?

圖像

1 右手像包住相機把柄那樣,握住相機,左手托著鏡頭下部。

圖像

2 右手的食指的指腹,輕輕地放在快門按鈕上。

圖像

3 兩臂貼著身體,雙肘關節稍稍放在身前。

圖像
拿相機的方法

4 使用單反相機時,相機緊貼前額,窺視取景器。此時鼻子會頂著液晶監視器,有人不愿意弄臟液晶監視器,但是防止手抖,更為重要,監視器拍完后可以擦拭。

圖像
上:使用單反相機/下:使用微單相機

5 站著攝影的時候,兩臂貼緊身體,一腿稍稍踏前,保持身體穩定。雙腿分開和肩寬一樣,身體放松。不自然的姿勢容易使人疲勞。

圖像
站著攝影的時候

6 半蹲攝影的時候,單膝立起,穩定身體。左肘關節放在膝關節上。

圖像
使用半蹲攝影

7 手持超望遠鏡頭攝影的時候,緊緊靠著大樹或者把相機或鏡頭放在穩固的地方,這樣可以大幅度減少手抖動。

圖像
靠近大樹攝影,減少手抖動

8 拍攝飛鳥的場合,左手托著鏡頭的前部,這樣能改善平衡性,便于追蹤鳥的動向。

圖像

9 拍攝豎立畫面多的時候,裝上手柄/電池盒,可以像橫向畫面攝影時一樣,自然、穩定地按下快門。


什么時候需要用三腳架?

圖像

過去,用超望遠鏡頭拍攝野鳥時,支撐鏡頭的三腳架時必不可少的。但是近年來,因為“IS”(圖像減震)的防抖動功能的性能的提高,以及手能拿得住的超望遠鏡頭的增多,所以三腳架就不一定需要了。另外,由于三腳架的機動性不好,討厭它的人也多起來了。如果要重視“機動性”,輕便的獨腳架也是一種選擇。

使用三腳架的姿勢,基本上和手持相機一樣。但是,超望遠鏡頭裝在三腳架上的場合,右手握住相機的把柄,左手或搭在鏡頭上面,或從下面輕輕捏著調焦圈。

※ 請遵守攝影守則,正確使用獨腳架,三腳架。

圖像
使用三腳架的場合

column知識欄

什么是防手抖鏡頭的“IS”功能

佳能的鏡頭里,有帶有“IS”(圖像減震)防手抖動功能的鏡頭,打開IS開關,在昏暗的地方也能防止手抖,拍出清晰的照片。在說明書里,有“使用三腳架的時候,請關閉IS”的注意事項。但是在用超望遠鏡頭的場合,即使使用三腳架也會有輕微的顫抖,繼續打開IS也不妨。但是在拍攝不動的野鳥,使用慢快門的場合,有時IS會誤動作,此時還是OFF的好。使用快門遙控器攝影,也是不錯的防顫抖的方法之一。

※ 遙控器是一種能遙控操作快門的附件。

圖像
IS開關

明明是對準焦點的,為什么看著還模糊呢?

有時,相機應該是對準了焦點的,但是通過取景器目鏡,窺視到的圖像仍然是模糊的。這可能是因為取景器的屈光度沒有調好的緣故。調整時把裝有鏡頭的相機對準天空或沒有任何東西的地方,撥動“屈光度調節旋鈕”,直到取景器內AF的邊框清晰為止。

圖像
屈光度調節旋鈕

實際操作體會

照相機的正確的拿法,聽起來有些小題大做的感覺,實際拿了試試,馬上就能體驗到,這樣拿,相機拿得很穩。最初,試著把相機貼在臉上,或靠著大樹,有些不習慣,但聽了戶塚先生的“用完再擦干凈就好了“的提醒,就毫無顧慮地做了。

戶塚先生的建議

防止抖動,是攝影中最重要的事情。用心拍的照片,如抖動的話就會徒勞。相機雖然是精密儀器,但是只要不摔落,不碰撞,基本上是很結實的。但是,沒有防水,防塵功能的相機,要注意水滴和沙塵。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_九九久久亚洲Av东方伊甸园_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无码在线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