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輕的苛求與對技術的執著
成就專業級的攝影利器

EF 400mm f/2.8L IS III USM
EF 600mm f/4L IS III USM

開發訪談

章節 4: 對焦性能① 微處理器與電源管理

快速·快適的自動對焦決定了照片的質量,日新月益的數碼技術推進自動對焦的進化

EOS和EF系統中鏡頭與機身的數據傳輸都是基于電子信號。
利用新的微處理器來提升電子控制的速度,
加上機械部分的精度提升,實現了高速高精度的自動對焦。

高速·高精度的自動對焦

——自動對焦性能如何呢?

長尾(開發帶頭人):這應該是除輕量化與成像力之外,另一個讓人非常關心的方面了。在400mm鏡頭上,二代到三代的最近對焦距離從約2.7米縮短到了約2.5米,這就要求鏡頭必須要覆蓋更寬的合焦面移動量,同時從最近端移動到無限遠的對焦驅動時間也要相應縮短。在明亮的條件下驅動自動對焦,實際看一下光學取景器應該就能感受到。

EF 400mm f/2.8L IS III USM
鏡頭透視圖

EF 600mm f/4L IS III USM
鏡頭透視圖

——原來如此,這樣就實現了高速的自動對焦了。

長尾:自動對焦的速度,取決于鏡頭方面的對焦驅動速度與相機方面計算自動對焦的時間。在明亮條件下,鏡頭方面的對焦驅動速度起到了支配性的作用,所以比較容易實際感受到第三代鏡頭上自動對焦速度的提升。

利用新的微處理器,
讓多項處理速度都得到了提升

——自動對焦的性能提升,是歸功于哪一項技術呢?

市瀨(電子設計):最重要的就是配備了新型微處理器,使計算速度得到了提升,自動對焦的控制周期得到了提高。雖然也受具體條件的影響,但這樣做的結果是,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下被攝體的追蹤能力增強了。另外由于微處理器的內核曽多,因此并行的任務處理更加順暢,例如在開啟IS影像穩定器的情況下,能充分發揮自動對焦的性能。另外可以實時且切實地檢測自動對焦上的電力消耗,電源管理性能有了提高,也能更好地發揮出USM超聲波馬達的性能。雖然也依賴于機身對焦性能,但EOS-1D與EOS 5D系列上使用第三代鏡頭,自動對焦性能也有實實在在的提升。

環形USM超聲波馬達

環形USM超聲波馬達是EF鏡頭的核心技術,也是關鍵部件。第三代鏡頭上為發揮出USM超聲波馬達的潛在性能下了很大功夫。

早川(機械設計):在機械方面與自動對焦相關的點,是對焦鏡片組的重量減少到原來的約1/5,大幅降低了驅動時的負荷。構造上采用了滾珠軸承的USM超聲波馬達,導入了穩定對焦鏡片的機構,對焦時鏡片的位置控制更精細。這樣一來,USM超聲波馬達的驅動力發揮得更加直接充分,使對焦性能得到了提升。

使用增倍鏡時的鏡頭對焦驅動速度也有提升

——應該會有不少使用這兩款鏡頭的用戶會搭配增倍鏡,這時的對焦速度是否有所提升呢?

長尾:是的,這得益于第三代鏡頭對焦驅動性能的提升。但是在使用增倍鏡拍攝時,對焦鏡片單位移動量對應的合焦面移動量增大,同時光圈會變小,因此根據拍攝條件的不同也有可能會影響對焦速度。

章節 4:對焦性能② 對焦環電子化與手動對焦

速度3級可調的手動對焦方便更加細致嚴密的對焦

要想嚴密地對焦,有時還是需要手動對焦。
希望手動對焦的手感更嚴密、更細致,為了回應用戶的這一需求,鏡頭采用了電子對焦環。
用可切換的模式來應對因人而異的手感。

電子對焦環的對焦
比機械方式下的更加細致

——為何要采用電子化的對焦環呢?

長尾(開發帶頭人):很多人反應,在用傳統的機械結構下進行手動對焦時,每一單位回轉角度上的合焦面移動量較大,因此很難進行細致的焦點調整。例如在實時顯示拍攝模式下放大畫面進行精細對焦時,合焦面的移動就過大了。

島田(商品企劃):雖然大多數人會選擇自動對焦作為主要的對焦方式,但是拍攝風景、野生動物、或者在競技比賽前后想要捕捉選手的表情和動作時,多數用戶都表示想要更加精細的對焦,在這時就會用到手動對焦。對于習慣用超遠攝鏡頭拍攝野生動物的生態類視頻拍攝愛好者來說也是非常便利的功能。

根據操作感覺以及被攝體的不同
手動對焦的速度可分3種模式區別使用

——這次,伴隨著對焦環的電子化,鏡頭上新配備了手動對焦速度模式選擇開關。

長尾:根據用戶們希望控制手動對焦速度(單位旋轉角度上的合焦面移動量),我們按比例設置了可切換3個等級的手動對焦速度模式選擇開關?!澳J?”設置得比第二代鏡頭的手動對焦速度要低,方便進行更細致的手動對焦?!澳J?”的速度要更低一些,方便進行進一步的微調,“模式3”是最低速度,更加適合微調。對于想用實時顯示模式切實對焦的用戶,推薦使用可以更加細致地調節焦點的模式3。

只要轉動對焦環就能迅速從休眠模式恢復

市瀨(電子設計):為了省電,當停止拍攝操作之后鏡頭會進入省電模式(測光定時器停止工作)。這有別于自動關閉電源這種系統整體的省電模式,可以為了節省電力而頻繁進行。在省電模式中,微處理器也接近于完全停止工作,因此電子對焦環無法檢測出旋轉的狀況,相當于對焦環也處于失效狀態。但是基于新設計,使用時不必半按快門按鈕等操作,只要轉動鏡頭的對焦環,鏡頭就可以從休眠狀態中恢復,自然地進入手動對焦模式。在開發時我個人來說可謂煞費苦心,但是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到鏡頭的易用性,因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在操作感方面也盡力與傳統的機械式手動對焦保持基本一致。

島田:電子對焦環的手動對焦,也對應EF鏡頭的全時手動對焦。我們對新事物的挑戰,總是以不讓老用戶感覺到不便為前提。

長尾:當相機處于“單次自動對焦”狀態下,合焦后半按快門按鈕時,或者解除半按快門按鈕啟動自動對焦(俗稱“拇指自動對焦”)的時候,全時手動對焦有效。

※拇指自動對焦:利用設置在拇指接觸位置的AF-ON(自動對焦啟動)按鈕進行自動對焦操作的功能。

更寬的對焦環與手動對焦速度模式選擇開關

想要進行更加細致的手動對焦時可以切換到模式2或模式3,可以充分感受到對焦環有適度的阻尼(扭矩)。

分享: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_九九久久亚洲Av东方伊甸园_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无码在线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