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輕的苛求與對技術的執著
成就專業級的攝影利器
EF 400mm f/2.8L IS III USM
EF 600mm f/4L IS III USM
開發訪談
章節 8: 設計
用直線型輪廓體現“輕量”,以新設計為產品造勢
鏡頭外形與部件形狀是基于鏡頭的多種功能而決定的。
盡管限制很多,也盡量突出鏡頭的魅力。
想充分傳達鏡頭的魅力,提升用戶擁有鏡頭的喜悅與自豪感??康木褪窃O計之力!
——請談談這次的設計理念。
竹內(設計):400mm和600mm在設計上主要是表現出“聚光之美與操作的爽快感”?!熬酃庵馈笔鞘箯那岸绥R片射入的光線聚集到圖像感應器上這一過程落實到視覺上,設計上注重線條的流暢?!安僮鞯乃旄小弊鳛殛P鍵詞表示拍攝者能夠集中注意力,比如盲操作是否也舒適輕松。這么來看,我們的設計可以說是包含了基于人機工程學的功能美。不管如何,都是在設計上注重鏡頭作為攝影工具的易操作性,以及可應對不同狀況切實操作的信賴性。設計的大前提是將鏡頭作為攝影的工具來考慮。
島田(商品企劃):也想通過設計強調新鮮感。但超遠攝鏡頭已有白色的傳統,也有很多人認可這種功能美。需要考慮如何平衡“傳統的繼承與新設計”。
竹內:繼承以前的傳統,并著眼于如何在外觀上體現輕量的事實。具體來說就是將輪廓的線條進行直線處理。力求在表現銳利感的同時,使鏡頭看起來更“輕盈”。細節方面,第二代鏡頭鏡身上的名牌和距離刻度是分開的,第三代改為將二者整合在一起的設計,減少配合開關等部件的橫豎線,得到了簡潔時尚的效果。鋁制名牌變成了電鑄的金屬片,也對輕量的體現起到了一點作用。
——隔熱涂層是從零開始開發的,設計上是不是也費了很大功夫?
竹內:白色鏡頭象征著佳能至今培育的技術與傳統,因此對白色有不可動搖的執念。尤其這次還注重隔熱效果,當然也不能為了改顏色而削減隔熱效果。
長尾(開發帶頭人):為了實現隔熱涂層的耐久性,令其不易脫落,并表現出設計追求的質感,在基礎材料上涂裝了多層涂料。
竹內:關于對白色的執念,首先制作4種作為基準的色彩,再分別細分為4個級別,也就是大致圍繞16種白色展開討論。把第二代和第三代并排放就能看出來,第三代比第二代的白色亮度更高,采用了偏暖色的白。開發人員內部稱其為“Aloof White”,意思是“孤高的白色”,體現了EF白色鏡頭的意義。
——工業設計常?;凇肮δ軆炏取钡睦砟?。但第三代并沒有這樣順勢而為,功能與美并非你主我次,而是良好地相互融合。想必大家實際將鏡頭拿在手里就能理解這個意思了。
比較400mm的二代(左)與三代(右)
形狀的不同和改善的地方不少
需要旋轉操作的播放環變寬了,不需要轉動的自動對焦停止按鈕周圍的環變更為防滑形狀。方向鎖緊旋鈕配置到近前,變得更容易操作。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京ICP備0503806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7877號